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2025-01-21
4月26日,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应邀访问韩国又松大学,会见又松大学理事长金圣经,并面向该校师生发表题为《读懂新时代中国,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阐释新时代的中国,介绍中国经济良好发展态势、中国市场巨大机遇、中韩教育交流合作丰富成果,阐明中方对发展中韩友好合作的积极态度,期望两国年轻人加强交流,互学互鉴,为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演讲全文如下:
读懂新时代中国,共创美好未来
大家好!首先感谢金圣经理事长的盛情邀请。
能够在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季节来到美丽的又松大学与大家见面,我感到很高兴。又松大学是大田地区知名高校,办学历史悠久,尤其在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知名度很高。又松大学一贯重视对华合作,先后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与交流,为中韩两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相信今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也一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很感兴趣,非常关心中韩关系未来发展。下面,我想就如何读懂新时代的中国、如何看待中韩关系,分享一些信息和我的看法。
新时代的中国发展日新月异,是真实、立体、全面、多彩的。读懂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放下意识形态偏见。这是一个方向性问题。前段时间,电影《奥本海默》在全球热映。影片讲述了二战后美国麦卡锡主义泛滥,社会充满反共白色恐怖,国会捕风捉影调查奥本海默等科研人员的故事。世界上有一些政治势力出于对华偏见,蓄意编织各种谎言抹黑中国,制造对立阻碍同中国的正常交往合作。中韩两国曾被冷战铁幕隔离,更清楚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戴不得。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和过时的“价值观”面前,二者应如何取舍,相信各位都能找到正确答案。
读懂新时代的中国,需要客观判断中国的战略意图。中国讲究“天下大同”,从不追求独善其身,而是愿同各国一道,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支持。今年是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周年。中国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是五核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官兵最多的国家。我们用行动展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战略意愿。
读懂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拥有发展的眼光。建交32年,中韩两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韩国已迈入发达国家门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经济增量约为韩国经济总量的一半。两国在各自发展壮大的同时紧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各项指标持续回升,实现“开门红”,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大幅超出国际机构预测。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的声音在增多,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在增长。
读懂了新时代的中国,也就不难理解现在的中韩关系,我们要下决心共创美好未来。我想就此谈三点。
第一,中韩关系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两国曾经饱受冷战隔绝之苦,一度断绝往来。但搬不走的地缘关系、时代进步的潮流、巨大的共同利益,让我们超越意识形态藩篱和制度差异携手向前。建交32年来,中韩关系从无到有,务实合作从少到多,人文交流从疏到密,两国早就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韩两国创造了国与国关系快速发展的奇迹,只能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
第二,中韩关系基本盘是稳定的。有些人说,当前两国关系面临不少困难,难以向前发展。我们不这么认为。去年中韩贸易额突破3,100亿美元,中国连续20年位居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国;新冠疫情前,中韩人员往来每年达1,200多万人次,两国相互投资累计超过2,500亿美元。今年以来,两国团组互访频繁,2月份中韩航线旅客数量时隔四年再破百万人次。我们始终认为,中韩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两国合作空间依然广阔,互利共赢前景可期。
第三,中韩关系的民意基础是牢固的。中国《环球时报》最近在韩国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超过8成的韩国人认为中韩关系非常重要,韩国应该同中国保持友好合作。我们也知道,这两年韩国舆论关于对华感情的民调结果不是很好,甚至认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低于日本。我们对此难以认同。其实,很大原因出在调查的问题设置上,一些民调要么要求韩国民众在中美之间二选一,要么把中国同很多负面因素联系在一起。但真实情况是,大部分民众不希望二选一,希望保持韩美同盟的同时发展中韩关系。我们坚信,中韩友好已经扎根两国国民心中,不会为一时一事所动摇。
这些年,有些人因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中韩企业技术差距缩小,一些韩企在华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认为中国市场没希望了。这种观点是不全面不深入的。企业无论在哪国经营都面临技术、服务、营销等竞争,能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站稳脚跟,说明这个企业具备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必然能取得更大成功。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达4亿人之多,未来还将持续扩大至8亿人,这将创造无限的市场机遇。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去年中国吸引外资1.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万亿韩元,创下历史第三高。全国新设外资企业超过5万家,平均每天有147家外商进入中国投资。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对华投资大幅增长,美欧等大企业负责人纷纷往中国跑,用脚给中国发展和中国市场投下信心票。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相信,不管哪国企业,只要是真心看好中国、重视中国,愿把最好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投向中国,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一定能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
据我了解,又松大学的铁道专业非常有名,借此机会我和大家聊一聊中国的铁路。2008年,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拉开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序幕。截至2023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以上,居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现商业运营高铁时速350公里的国家,全长超过3,000公里。
2009年起,中国开始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建设铁路。2023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8.2万列、790万标箱,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货物流向120个国家(地区)473个港口。中国铁路“出海”取得丰硕成果,得益于铁路产业不断发展升级,更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广受各国欢迎。近期中国有个热门概念“新质生产力”,就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已在中国逐步形成,并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比如,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中国数字支付规模占全球份额近一半。这两年,中韩两国在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创新和未来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双方不仅积极推进双边合作,也携手进军第三国市场。新形势下,中韩完全可以进一步开拓思路、挖掘优势,寻找产业合作的切入点,实现强强联合,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最后,我想谈一下中国的教育和中韩两国的教育合作。今天在座的各位教授都是韩国教育界的杰出代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基础教育各学段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OECD经合组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了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方面,中国共有高等院校3,000多所,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4,70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仅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达1,158万人。去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次大会同意在中国上海设立STEM教育研究所,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欧美国家之外首次设立一类研究所,是对中国教育成就的认可。
中国一贯重视中韩教育交流与合作。建交32年来,两国高校通过学生交流、教师交流、科研合作和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务实合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留韩和留华毕业生,在中韩两国的政、商、学界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韩两国高校开展的本科、专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超过230个,中国在韩留学生达到6.8万名,位居韩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孔子学院是中韩教育交流的另一项重要成果,又松大学于2007年与中国四川大学合作设立了一所孔子学院。众所周知,孔子学院是根据韩国当地社会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需求,由中韩两国高校共同合作设立的。目前在韩共有25个孔子学院(课堂)。同时,韩国在中国设立了19个世宗学堂。孔子学院和世宗学堂都是为促进民间交流设立的教育机构,都为推动中韩人民相知相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衷心希望又松大学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孔子学院建设与发展,为促进中韩民间相互理解和交流发挥更大作用。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青春洋溢的年华,朝气蓬勃、风华正茂,你们是中韩两国的未来,也是中韩友好赓续发展的希望。希望两国青年人不断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深化友谊、互学互鉴,为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贡献智慧与青春力量。也欢迎韩国同学们有机会到中国走走看看,感悟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最后,祝金圣经理事长及各位老师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业有成!谢谢大家!
又松大学位于大田市,坚持国际化、特性化和实用型的人才培养理念,共有8个学院和27个研究所及附属机构。又松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于2007年4月与四川大学合作设立孔子学院,现有中国留学生1,200余名。
来源:中国驻韩国大使馆
最新资讯更多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2025-01-21
不涨学费!韩国九所重点国立大学表示2025年继续保持学费不变
2025-01-14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06
1月10日截止!国家留学基金委2025年韩国互换奖学金遴选工作启动!
2025-01-06
2025-01-06
热点推荐更多
2022-04-12
2022-03-28
2022-01-16
2022-07-18
2022-01-08
2022-04-14
2024-07-12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