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
国家级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用打印技术及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
省级平台:光纤智能传感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密码及其应用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打印及特种扫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重点产品
打印/扫描设备、激光打印机及其扫描单元、硒鼓等配件、智能服务终端产品等,智能传感器、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系统等物联网产品,智能通信、身份证识别等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工业安全统一管理平台、密钥管理系统、商用密码等信息安全产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MEMS)等半导体产品及功率半导体封测装备。
-
>>>创新平台
国家级平台: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威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迪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争创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家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
省级平台: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医用植入器械技术重点实验室、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儿童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神神经系统药物工程实验室等。
>>>重点产品
心脏支架及心内耗材、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骨科材料、ICU产品及附件、大容量注射器及其他药品、肾科产品、人造血浆等医疗器械(耗材),坎地沙坦酯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伊可新、叶酸系列制品等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益心素片、前列维通颗粒、西洋参软胶囊等中成药及植物药,生物药物及基因工程药物等。
-
>>>创新平台
国家级平台:国家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威海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轮胎设计与制造国家工艺工程实验室、国家空港地面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曲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争创国家曲轴/连杆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省级平台:山东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泵节能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曲轴/连杆工程实验室等。
>>>重点产品
专用车、改装车、乘用车、轻卡、微卡载货车,各类子午胎、曲轴、连杆、轮毂、刹车片,大型客滚船、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化学品船、远洋渔船,海洋仪器仪表、海洋机器人、海洋配套与特种装备等,大型数控机床、泵类、压力容器、成套印刷设备、电机、风机、手动工具,大型数控装备、航空地面设备、自动化选矿设备、智能医疗设备等。
-
>>>创新平台
国家级平台:中欧膜技术研究院、树枝状及超支化聚合物应用创新中心,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平台,争创国家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
省级平台: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环保高分子材料及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市级平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南海碳材料科技研究院等平台。
>>>重点产品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医用新材料、镁铝合金材料、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光电光热材料、耐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性能钨钼材料、纳米材料等。
-
>>>创新平台
国家级平台:海洋药物与功能食品研究院、国家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心、正洋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好当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
省级平台:山东省海珍品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冷冻调理食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保健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洋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争创山东省海洋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重点产品
海洋生物药物、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肥、海洋生物材料、海洋化妆品,冷冻水产品、冷冻调理食品、藻类食品、即食休闲食品、粮油果蔬产品、畜禽产品、酒类产品、乳制品、调味品、浓缩果汁、西洋参保健品等。
-
>>>创新平台
国家级平台:中国服装设计创新集成平台、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国家平台、家纺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地毯研发设计创新平台、皮革制品工艺创新平台,金猴、迪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金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
省级平台:山东省电脑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纺特种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重点产品
服装、棉纺织品、机织及手工地毯、家纺产品、鞋及箱包等;鱼杆、渔线轮、渔具配件,拖挂帐篷式房车、拖挂硬顶式房车,玻璃钢游艇、高速艇、运动艇等。
-
>>>创新平台
威海市医学海洋微生物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威海市转化医学研究院、海洋生物及肠道菌群大数据平台,争创山东省骨科与运动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重点企业
威海文旅集团、华夏文旅集团、西霞口文旅集团等。
>>>合作方向
医科大学和分支机构及研究生院、科研院所等;医学研究机构、综合性三甲医院、特色专科医院、康复理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高端养老机构、科研及相关配套机构;高端酒店、特色民宿、主题乐园、文化创意、体育休闲、影视基地等。
-
眼下,更加清洁、更为绿色、更有前景的新能源产业,正在成为威海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威海市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加快打造新能源发展新高地。目前(2024年7月),威海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到513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62.7%。
作为集齐“核风光储”新能源类型的地级市,2023年,威海市将新能源产业作为“第八大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2024年初,“大抓经济20条”明确提出,突破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等33个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年内完成落地60%以上。
随着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威海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从市级层面统筹产业布局,威海市分区域规划海上风电、核电、多元储能等新能源板块,以错位发展实现资源开发和产业培育的一体布局。风电领域,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引进明阳智能、远景能源、中车同力等风电装备制造业项目36个,初步形成涵盖主机、海缆、单桩、塔筒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条;核能产业领域,目前已规划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前沿核电技术创新基地、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三大基地,积极推进核电产业做大做强。
-